网站公告:
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全国服务热线:0898-49856107

TELEPHONE
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手机:
13916727531
电话:
0898-49856107
邮箱:
www.muzizhengli@icloud.com
地址:
海南省海口市
新闻动态NEWS
168体育大佬谈选择:物流行业还值得热爱吗?
发布时间:2023-08-21 16:46:52 点击量:

  168体育官方网站进入“全球产业链重构”时代,物流市场的细分与泛化呈现了不同的策略,业务营销渠道更加多元化。面对变化的环境,物流企业如何制定新的经营策略?如何做出更适合、更精准的选择?

  2023年8月8日-8月9日,由运联主办的2023(第十二届)运联峰会在上海举办。会上,由原色咨询合伙人丁伟强主持的对话“变革环境中,企业家该如何做选择?”中,唯捷城配CEO王琦、聚盟共建董事长张玉晶、维天运通董事长冯雷、联宇集团副总裁高光裕就这些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
  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结构正在发生变化,这种变化可能会带来新的机会,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。让我们听一听他们看到了哪些变化,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和做出选择的。

  丁伟强:大家下午好,我是原色咨询的合伙人丁伟强。我们专注于零售、物流行业的战略和供应链咨询,最近几年也转向做跨境咨询业务。

  王琦:大家好,我是唯捷城配的王琦。今天还有点感动,由于各种原因好久没见到行业这么热闹的场景了,今天看到很多朋友还有点面生。

  我们这两年的主要目标168体育,就是活下去。有过一些试错经历后,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战略不是目标问题,而是路径的问题。这几年我们被市场、客户和同行教育了以后,变得更务实了。

  唯捷这几年基本上都在做冷链仓储、配送为主的同城仓配运营业务,主要是受益于需求端的变化,活到了现在。我们在华东、华南有大大小小30多个仓,每天能够配送5万个门店,算不上特别好,但作为一门生意来看,不考虑股东感受的话还马马虎虎。

  张玉晶:各位新老朋友大家下午好,我是聚盟共建的张玉晶。实际上聚盟一直在做一件事,就是整合园区、整合专线,构建点发全国,形成全国型的大票零担网。

  对于单一的专线公司来说,无论效率还是成本,都已经做到极致了。但是面对上游商流的变化,只有大家抱团成网才有可能真正具备网络效应,通过网络的赋能来更好地提升运营品质、运营效率,才能更好地活下去。

  过去,聚盟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拿资源上,这一年多时间主要聚焦具体城市,去构建点发全国的能力,更好地让专线公司在获客、运营效率提升上有所变化。

  丁伟强:聚盟从第二阶段开始就已经完成商业模式创新,也有了大笔融资,现在是在做管理运营的深度创新。

  张玉晶:对于聚盟来说这也不是新鲜事。国外已经有很多企业都做成了大票零担成网,我们无非就是跟着学罢了,只是大家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不一样。

  冯雷:我叫冯雷,维天运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,入行已经有21年了。我们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:第一阶段,做软件。一开始就是做SaaS软件;第二阶段,做平台;第三阶段,全链路数字化。这也是今年3月份公司成功上市之后,所宣称的商业模式。

  我对这个行业一直有一个理想,就是通过自己所学的通信技术来赋能。不过,现在还在实现的路上。其实维天运通做的是一个数字化的运力平台,这个平台不光代表着一些资源,也代表着数字化流程以及数字化赋能之后的收益。

  高光裕:大家好,我是来自广东联宇物流的高光裕。我们公司做的是跨境电商物流。原来是做传统货代的,2016年转型做跨境电商物流。联宇物流服务的客户对象就是电商平台上做出口的卖家,以亚马逊平台卖家为主,今年也开始关注非亚马逊平台的客户群体。我们之前做FBA头程,今年开始还关注FBA仓领域。

  大家都说电商发展看华南,其实华东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的。现在有越来越多工厂型客户转型做跨境电商,新增加了电商销售渠道。所以,我们下半年会重点关注华东区域,并做一些资源投入。

  接下来,请大家讲一下最近看到的变化,无论是渠道端、营销方式,还是客户的变化。同时,讲讲这些变化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。

  王琦:平台的本质是成本驱动,背后是供给驱动。区别于滴滴货运、货拉拉等平台型公司,唯捷城配是一家靠需求驱动的运营型公司。能够活到现在,唯捷城配本质上是受益于商流变化带来的市场细分增量。

  我们最初和蜜雪冰城合作的时候,他们只有3000家门店,去年就做到了23000家。再比如今年比较火的库迪咖啡和NOWWA挪瓦咖啡。过去7个多月的时间里,唯捷帮库迪咖啡开了13个仓,每天大概服务旗下2100家门店;挪瓦4个月也开了11个仓。

  连锁化发展驱动下,客户对城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;同时,我们也跟着客户的发展扩张实现了增长。

  过去是本地式的,现在是全国型的;过去以线下为主,现在以线上线下并重;过去是少业态的,现在是多业态的。因为总的需求是不变的,只是渠道变多了,所以批次和批量发生了变化。过去做大车、整车的,今天就要面临高频次、小批量的订单变化。这个对我们来说,也是一个机会。

  比如预制菜。食品工业化发展对冷链的需求比以前更高。我们最早的冷链配送能力不是自己建设的,原来我们也不懂冷链,是因为一些新零售、餐饮客户的冷链需求比较大,我们就跟着把冷链仓配的基础设施做起来了。

  接下来,如何实现增收的同时增利,是比较大的挑战。未来商流业态不会有太大的变化,不会出现过去那样的风口。但是面对现有的变化,如果一家城配企业能有较好的洞察并做出相应的调整,也是能够继续生存和逐步壮大的。

  丁伟强:需求量没有变化,而是细分的渠道变多了,所以我们本身的批次、配送对车辆要求都会发生很大变化。

  现在有一个说法,就是现在的连锁店开得非常快,主要是取决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。很多企业从几百家店一下子开到几千家店,但是好处都被那些做连锁零售的公司占据了,最终物流公司在铺完网络之后,面对招标又“被迫”退出了。

  物流干了最辛苦的活,之后的价值分配中,却没有获得我们前期所付出的相等的回报。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有机会讨论一下。

  张总和冯总,除了做好精益化运营,有没有看到一些新的趋势变化?包括客户方面,也可能是加盟运营方式上一些机会点和创新点。

  张玉晶:我们主要还是做大票零担,核心还是服务三方和工厂。这块本身运费就很低,三四毛钱一公斤。但对于制造业来说,物流成本的变化对整个经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。从原材料到工厂,再到经销商,这两段都离不开大票零担。

  但是,大票零担这个赛道当下也面临一个问题,就是,过去制造业每年呈两位数增长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。现在不仅是存量市场,而且这个存量还在萎缩中。

  因此,大票零担群体如何更好地走下去,是非常重要的问题。我个人觉得,大票零担赛道没有太多的创新或者模式驱动,但是市场空间非常大,我们要对此坚定信念,热爱自己的行业。

  丁伟强:我要挑战一下,物流行业就是一个“渣男”,为什么要喜欢?不一定要去喜欢。整个物流行业现有的运力,是实际货运需求的2倍以上,这是不好的现象。爱它需要看到好的地方,它值得爱的地方在哪里?

  张玉晶:两个维度来看。首先,本身你已经做这行若干年了,有了足够的认知;第二,运力过剩对专线来说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因为专线的核心是零担,零担的核心是“拼”,如何更好地发力“拼”的环节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张玉晶:也不存在。专线过去是单线运营,我们管它叫“孤岛”。走出“孤岛”更好地和大家抱团,形成网,才真正能够形成网络效应。对单一的专线公司来说,从提货到干线运输,一直到最后一公里配送都是单向的,是没有办法形成网络的。

  丁伟强:站在聚盟的角度来说,当然要网络化运营、提高效率;但是站在一个专线的角度来说,这是您的优势,我可能要走差异化。我自己并不是做网络的168体育,我只是你网络的一部分。

  我感觉很多人找不到爱这个行业的理由,只是因为被绑死了。如果站在成员企业的角度来说,除了利用聚盟这个网络平台享受一定的网络和规模效应,我能不能有一些差异化的机会?事实上,市场供给是大于需求的。

  张玉晶:站在聚盟角度来说,聚盟给不了他们任何东西,聚盟唯一能做的是把他们拼起来,更好地数字化,更好地解决他们的痛点。

  站在专线的角度来说,其实这就是一个围城。为什么要爱它?你嫌弃它你又能做什么?是往上游走能和三方PK?还是从三方维度再做商流?商流的竞争可能比专线更激烈。

  对于我们这个群体来说,跨界有可能带来的就是灾难;反过来,你真正爱这个行业,真正懂得精耕细作,当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

  首先,我观察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,是资本走了。随着资本离开,迎合资本的那些故事也没了。那么,物流人就可以踏踏实实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了。

  第二个变化,经过三年疫情,大家更想寻找实际的价值,伪需求、假概念空间也就更小了。大家可以从一些实事求是的角度,去看真问题了。

  第三,我一直用“借假修真”来鼓励自己,找有一个最本真的东西去修练。虽然今年我们上市了,但我们觉得还没修到“真”,我们还在路上。和各种各样的“假”作斗争,其乐无穷。

  丁伟强:没有了资本泡沫,可能我们更能认认真真地做一些物流本质上能做的事情,大家也更尽心地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。面对供应链重构或者需求模式的变化,有没有更具体的机会点分享?

  冯雷:我们可以看到,从下往上,从司机到企业,大家都陷入一种寻找活下去的理由或者方法的焦虑状态。我们有很多客户反馈,现在大家没有兴趣听你讲管理咨询,都是在问如何能活下去。

  我是做技术出身的。这十几年来,我们并不认为技术能干很多事,因为真正能撬动、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其实还没有出现;但是现在这个时间有两个技术出现了:以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以及电动化,这是真正能撬动物流行业的技术。未来这两种技术与物流场景的融合,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惊天动地的变化。

  丁伟强:我认为现在的成本降低,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,只是看谁的裤腰带勒得更紧。物流行业真正能够结构性降低成本的手段,比如规模化、网络化、基础设施建设等,能用的都已经用完了。那些用数字化手段来做运营管理,降低管理费用的方式,实际上是很有限的。

  冯雷:如果线年前就该死掉了。勒紧裤腰带也看勒的是谁的。现在有一种挤法,是真正挤出了水分的,就是挤我的上下游。比如通过各种平台,把司机搞得更苦。好像是挤出水分了,但是这种方法,第一不可持续,第二可能会挤出毛病。

  但是我们也会看到,勒紧裤腰带的过程中,大家通过一点点的实践找到了解法。比如网络货运平台,能够降低合规风险、降低合规成本。而这其中数字化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。

  高光裕:我做物流也有15年的时间了168体育。从2015年开始做货代,一直做到2016年才开始介入跨境电商,做了跨境电商之后开始接触物流产品。之前我们做货代没有产品概念,就是跑业务、跑客户,然后成交、服务、交付,直到做了跨境电商以后才有了产品的概念。

  比如做中国到美国端到端的全链路头程业务,其中涉及的节点很多,但通过需求的排列组合,是可以做一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出来的。

  跨境电商物流这个行业目前还是有一些创新的,这也是我们公司这些年能够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。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义,联宇要做一个有产品属性的公司,客户需要什么,我们就提供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。

  做全链路的物流公司肯定要聚焦,只有聚焦才能把体量做大。联宇非常聚焦,第一,做跨境大货,2B端的货;第二,做干线运输,以海运为主;第三,做跨境物流的末端派送,主要做卡车派送。

  在这里,号召一下国内卷的非常厉害的同行们,可以到国外卷一卷,国外有非常大的优化空间。

  高光裕:“至尊达”,目前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,也是比较有市场知名度的一款产品。

  我们把时效做了非常精准的定位,提供海运全链路端到端的服务,全程只需要18天就能到仓。不管是海关查验、地震海啸,还是干线出了问题,任何情况我们都无条件赔付。当时,我们算是行业里第一家敢这么承诺的。

  疫情期间,整个供应链处于混乱状态,尤其是国外的码头非常拥堵。后面凭借“至尊达”这款产品,联宇物流一炮而红。

  丁伟强:现在,供应链链条发生了变化,很多产业链向海外迁移,如汽车、电子等产业。物流企业如果不抓紧商流全球化变化的机会,那就真的只能是“剩者为王”了。

  我认为,国内物流企业的运营水平在跨境海外端是要比国外高的,所以,大家可以去看看海外供应链的机会。比如仓配运营领域的唯捷城配,比如聚盟,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个海外版。在我看来,现在的货代就是原来国内信息部的跨境版本。信息部最后没有成功,但是货代成了,现在都去做跨境电商物流了。

  如果就是靠勒紧裤腰带,肯定有人能活下去,但有更多人要走。盘子就这么点,总归有人要饿死。我们做了那么多基础设施的搭建,使得连锁零售店扩张得更快了,收益更多了,到头来我们会不会又帮人家做了嫁衣?如果我们能从供应链中获得更多价值,是不是更好?

  第一,企业要有自己的世界观,不要被客户PUA。唯捷城配从去年到现在,平均应收账款回收周期是42天。前两年过度扩张,现金压力比较大。这两年被我砍掉的客户合计一年有2个亿,这2个亿对于我们有限的营收来说是很大的,但我仍然砍掉了。因为,月结这就是我的标准。

  第二,要用自己的标准去选择客户,淘汰不合适的客户。有些客户天生就是坏人,就是“渣男”。从你第一天和他合作开始,你就被白嫖。我们就是被这种客户深深伤害过,包括一些大货主。对自己的标准不够坚决,扛不住诱惑,就容易被“渣男”伤害。

  第三,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运营管理、经营管理、资源管理、成本管理等能力方面。市场很大,物流企业要减少宏大叙事,挑自己能做的事去做好。

  丁伟强:大家简单总结一下,如何构建自己真正核心竞争力,形成差异化的壁垒?怎么才能活下来,而且能活得好?

  为什么我们一直说大家要对这个行业有信心,首先,专线表面上看已经把什么都做到了极致但是站在网络的角度看,还是有巨大的优化空间或者获利空间的。

  其次,为什么大车队越来越少,不是车队不好,而是它没有线下的计划性场景,最后导致车队都是临时性的业务。临时对临时,这对于每一个资源方来说成本都是很高的。

  我个人觉得,车货匹配平台很好,过去十年中确实对行业有很大帮助。但是我觉得这个行业光有技术也不行,必须在线下构建一个计划性的场景解决对流、双向的问题。但是搭建场景是最难的,没有人愿意干这个活,很多人也不看好。聚盟一直在做这件事情,我们把临时性场景变成计划性场景,一个干线%多的成本,同时司机还能获益。

  中国市场那么大,尤其是大票零担市场。大家要经受住诱惑,只有坚定地在自己选择的赛道上走下去,才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。各行各业都是围城,其他行业竞争可能比物流竞争还白热化,做好自己,把握好趋势,这个很重要。

  冯雷:出海寻求一些新机会,在我看来暂时比较难。我们市场都在国内,同时国内的问题我们钻研得还是比较清楚的。国内的创新空间还有很多,比如说最近我比较开心的一件事,有好几个客户表扬我们,主要是他用了我们一些方案,他在客户那里得到了表扬,他甚至邀请我们一起给他的客户谈方案。我们真正用数字化搞了一点东西出来,这可能不是宏大叙事,但却是实实在在给我客户带来了帮助。

  另外,我非常同意刚才张总所说的,我们要去构建物流人应该追求的那种计划性、集约性、协作性的场景,从这当中寻求比较美好的未来。

  高光裕:简单总结一下。以我们公司作为参考,我们公司是一家产品驱动+营销驱动+品牌驱动的公司。刚才丁总问到怎么样保持竞争力,在我看来,企业是没有永远的竞争力的。行业环境不断变化,企业要本着适应变化的心态,敢于做决策。做坏的决策也好过不做决策,如果不做改变,很快就会被淘汰。

  此外,我认为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组织,背后还要打造一个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。

  丁伟强:现在的变化都看清楚了,要开始练内功了,还要不断根据变化调整自己。这个环节就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